娄底以“钛引擎”力推“材料谷”产业再升级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建东 李中声 娄底报道
“我们专注打造钛制家居民品生产基地,正加大投入建设年产300万只‘钛锅、钛杯、钛碗’等高档日用钛产品生产线。”4月3日,湖南康钛尔家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康钛尔”)负责人在生产车间向笔者介绍。
康钛尔是娄底经开区内一家拥有研发、生产、销售钛制品的企业,属湖南五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五江集团”)旗下企业。目前,五江集团正与湖南宏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合作,并与市政府签订钛产业供应链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娄底钛材料产业发展。
钛,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钛合金具备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等特性,是21世纪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近年来,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钛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娄底以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为契机,全面推进钢铁新材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加速构建千亿级钛材料产业集群,以“钛引擎”力推“材料谷”产业再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跃升。
我省高度重视钛材料产业园建设,将娄底钛材料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规划,并出台支持娄底钛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科研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育、专项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娄底打造全省钛材料产业承载地,推动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良性循环。
作为娄底钛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娄底经开区先行一步,2024年2月实现湖南钛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顺利开工,投资30亿元的钛板带材生产线及钛钢铝复合板带材生产线启动建设。今年以来,该区又在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和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上成功签约多个项目,涵盖钛材料购销、研发、生产、应用等产业链全流程。
其中,现场签约的五江集团旗下拥有储量700万吨的钛资源和国内唯一复合高端钛生产全产业链,可保障钛资源无忧。该集团董事长肖安江表示:“娄底投资环境优良,又具备产业资源优势。我们计划追加投资100亿元,助力娄底建设世界级钛供应链中心。”特别是涟钢具备国内领先的热轧技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在“钢钛一体化”领域呈现“以钢带钛、协同增效”的产业链优势,计划将钛材产业打造成继高端耐磨钢和硅钢后的第三增长极,成为娄底打造钛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锚定中部地区‘材料谷’目标,进一步合力建设投资规模600亿元、涉域近20平方公里的‘中部钛谷’,一期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钛材料产业园。”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雄杰介绍,该区能提供30万吨冷热轧钛材料加工产能,因为钢、钛产业设备通用率达80%,由此可降低企业设备投资成本50%以上;具备年产45万吨钛-钢金属深加工及EPS表面处理加工能力,可满足产品抗腐蚀、耐磨性等定制化需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也为钛合金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机遇。
目前,该区正全力打造钛材供应链公共仓、钛材料集散中心、钛材期货交割库、钛产业展示中心、钛合金部件技工中心、定制化生产基地、区域钛废料回收强炼中心等平台,力求实现周边8省钛产品市场48小时配送全覆盖,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圈”。
娄底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湖南“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战略支点关键城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加之,我市近年大力倡导“如我在商”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奠定了在促进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新优势。仅今年3月23日举行的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就成功签约项目57个、引资423.55亿元。
“我们力争到2030年形成100亿级产业集群,入驻钛材料下游企业20家、规上企业10家,培育3家上市企业;到2035年入驻企业50家,形成中南地区最大的钛材料集散和智能制造基地,建成千亿级钛产业集群。”肖雄杰表示,娄底建设“中部钛谷”,不仅可推动“材料谷”产业优化升级,并且能打通西部钛原材料与东部钛材应用渠道,高效转化西部优质钛矿资源,提升附加值,满足珠三角、长三角高端制造业对高性能钛材的庞大需求,促进资源与市场高效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强强联手扬优势 解决“钢需”结硕果——湖南钢铁集团与安赛乐米 202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