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资讯
你的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经济动态

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1-9月娄底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2024年11月1日 来源:娄底新闻网       浏览: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态势‘稳’、底盘‘牢’、动能‘足’、质效‘优’,GDP、规模工业、消费、居民收入、金融贷款等指标增幅好于国省、排位靠前,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10月25日,娄底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全市靠前发力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经济企稳向好态势巩固增强。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经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逆势回升,前三季度运行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0.7、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收入、1-8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增幅好于国省,分别增长8.5%、4.5%、6.4%、5.5%和9.7%,分别居全省第6位、第9位、第4位、第4位和第6位。

多数指标加快回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9月份增长13.2%,比8月份回升5个百分点,为今年来最高增速;社零9月份增长7.3%,比8月份回升2.3个百分点;投资前三季度增长4.5%,分别比上半年和1-8月回升3.5、1.9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9万人,超过时序进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CPI温和上涨,同比增长0.3%。直观反映经济运行的实物量指标保持较快增长,金融各项贷款、公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7.2%、6.9%;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7.6%、10.3%。

发展底盘稳中加固

以“材料谷”建设为统揽,想方设法强产业促发展,抓投资上项目,优区域促联动,全市经济底盘进一步夯实。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6%。秋粮丰收在望,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水产品等重点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生猪出栏有所加快,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充分体现实体经济对经济的稳定支撑。规模工业前10大行业有9个保持增长,其中金属制品、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分别增长36.9%、17.7%、15.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7%、12.4%、11.3%和8.9%;1-8月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7%,快于全省3个百分点,其中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6.4%。

重大项目“稳投资”作用凸显。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2.4%,快于全部投资7.9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增长40.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268个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1.5%、91.6%,超过时序进度。

重点企业持续发挥“顶梁柱”支撑作用。规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63.3%,宏旺、涟钢电磁、闪星锑业等重点企业贡献突出、拉动有力;29家过亿元商贸企业零售额增长18.9%,拉动限上零售增长10.1个百分点;1-8月规上服务业前10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9%,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6个百分点。

区域联动协同发力。前三季度全市5个县市区GDP增速均超过国省平均水平,大部分县市区工业、投资、消费增速高于全市,特别是9月份当月各县市区(包括娄底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11%。

发展动力转型向新

全市以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明显加快。

“两新”政策加快显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需求加快释放,前三季度全市限上家电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8.7%、9.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58.8%。与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的部分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9月份全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6.8%、17.2%。

新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19.8%;1-8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9.8%、20.5%和20.2%。

新需求新模式加快形成。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增长11.5%,比居民消费支出快5.7个百分点;限上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绿色家电、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1.2%、19.5%;限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8.2%,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6个百分点。

新动能后劲充足。全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分别增长54.7%、6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7%;净增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3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8户,其中国家级22家;成功打造116家智能制造企业、184条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283个智能制造工位。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全市各地大力开展纾困扩能招商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破解市场难题中增活力、添动力、促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势能不断聚集。

产业集聚作用增强。前三季度,全市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快于全部规模工业0.8个百分点,占比达75.7%。标志性产业“定盘星”作用凸显,1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其中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2%,钢铁新材已形成汽车用钢、高强钢、硅钢鼎立局面,涟钢品种钢占比提升至63%。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金融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7%、17.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为今年来最高水平,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1位;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等重点领域分别增长60.2%、26.4%、19%。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6.5%,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为2.31,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市场主体加速成长。截至9月底,全市净增经营主体28726户,其中净增企业9483户、“个转企”624户,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2家企业进入2024年湖南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居全省第4位。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单耗“双下降”,其中规上工业累计能耗下降6.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