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⑤ | 娄底市多措并举 积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湖南发改”微信公众号7月19日起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报道,宣传推介典型案例,充分展现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亮点和成效。敬请关注。
娄底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320.8亿元、增长4.8%,占全市GDP比重71.2%。5家娄商企业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一、锻造材料谷“强磁场”,在构建产业生态中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重谋划”找准发展重点。认真落实省政府《支持娄底市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首创颁布《娄底市促进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扎实推进“材料谷”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两个“500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机制。“抓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省“4+4科创工程”建设布局,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作用,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新材料优势,培育民营经济创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材料谷”科创中心建设,挂牌涟钢硅钢检测与研发中心,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至177个,国家级平台达16个。“延链条”绘就产业全景图。做好龙头企业带动、存量企业扩能、延链补链强链三篇文章,着力打造钢铁新材、新化电陶、双峰农机、工程机械、循环经济等“1+X”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大中小创业融通发展民营产业生态。
二、聚力招商引资“强引擎”,在精准招引中激活民营经济源头活水。
强化产业链招商。组建12支产业链招商分队、3个产业招商专班和1个驻京央企对接专班,促推产业链精准招商。宏旺、爱派尔、奥蓝新材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坚持“以商招商”。先后聘任招商顾问3名、招商大使23名,邀请宏旺等10余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建招商工作机制和招引目标企业库,紧密协作外出招商。宏旺、浙湘引进10余家硅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平台招商。打造“返娄投资、在娄体现、乡村振兴”三大平台,落实“四即”(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开工即配套、竣工即办证)要求,推动项目快上、快建、快成。今年来,全市共引进重大产业项目68个,引资总额409.5亿元。
三、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在环境优化中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
健全工作机制求长效。运营“娄底营商环境直通车”,建立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每个季度与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工作机制。持续推行助企专员制度,滚动委派一批退位不退休的原市直部门领导到民营企业担任助企专员,为企业发展献良策。优化发展环境提效能。在全省率先成立正处级政府组成部门营商环境办,着力降低企业制度、要素、物流、创新成本,开展降本减负、信用体系建设、“新官不理旧账”等“八大专项行动”和市纪委监委牵头的“八促专项护航行动”。加强法治保障稳预期。出台《关于全面规范涉企检查推行柔性执法的若干规定》,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全市共发布从轻处罚事项205项、减轻处罚事项126项、免予处罚事项334项。
四、破除要素“肠梗阻”,在强化支持引领中坚定民企信心。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涟水复航、春田机场、呼南高铁益娄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实现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相融互促。强化“五好”园区支撑。推进“五好”园区创建,争取6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强化全链条要素供给。用好“人才超市”“金融超市”“政策超市”“土地超市”和“娄底营商码”,结合纾困扩能招商行动和市场主体强身行动,从税费、融资、物流、用能、用地、用工、制度性交易等方面,实行全链条要素供给。
- 上一篇:娄底市“智赋万企”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2024/8/9
- 下一篇:关于做好2024年湖南省“湘企英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 20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