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担当 奋斗的答卷——六届娄底市委3年来工作综述
时间是忠诚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
△10月10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娄底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为在湖南创安防爆电器有限公司调研。
10月10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娄底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出要“坚定发展信心,勇于攻坚克难,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作出新贡献。”
△11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来娄底调研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图为在湖南宏旺调研。
11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娄底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持之以恒优服务、用心用情惠民生,持续提升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邹文辉在工作报告中庄严地宣示:“六届市委3年多来,我们初心不改、笃行不怠,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锚定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定的承诺,是对上级领导谆谆嘱托的及时回应,也是回答人民殷殷期盼的行动指南。3年多来的娄底精彩故事,是奋斗者提交的满意答卷。
2024:书写“三部曲” 答好“实干卷”
“我们整合安赛乐米塔尔汽车用钢专利技术和钢宝利钢材加工技术优势,形成全球最先进的异性落料、激光切割和激光拼焊生产工艺,实现了轻量、性能、成本的完美平衡”。华安钢宝利高新汽车板加工(娄底)有限公司负责人在11月11日举行的全市“材料谷”建设产业项目观摩活动时介绍。2024年,娄底在迈进新时代的征程中,把准实干主旋律,书写了雄浑的乐章,也在每个娄底人的生活里积淀下深沉的记忆。
△11月11日上午,娄底市“材料谷”建设产业项目观摩举行。市委书记邹文辉,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超群率队深入各县市区、娄底经开区现场观摩。
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对娄底提出的“六个新担当新作为”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三融三创三增”,着力唱好突围、攻坚、跨越“三部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效应对传统产业持续下行、汛期雨情水情超历史极值等多重挑战,推动全市实现发展格局大拓展、发展面貌大焕新、发展能级大跨越。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GDP在2023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同比增长5.6%;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去年同期,排名全省前列。
发展路径实现新拓展。持续推进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并以此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争资争项取得新突破。梅山灌区顺利开工,涟水千吨级航道列入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和省管航道,涟水复航工程纳入国、省“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娄底民用机场获批,成功争取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项目立项总数排全省第2位,“两重”“两新”项目资金补助额度居全省前列。
产业生态呈现新气象。钢铁新材已形成硅钢、汽车用钢、高强钢“三钢”鼎立局面;延链开工建设(含投产)电机、电力变压器、家电等“三电”项目40个;全市生产的原料钢50%可实现本地消化。
创新驱动结出新硕果。涟钢联手三一推出国内首台套超高强轻量化电动重卡,爱派尔首台数控五轴加工中心下线,全球首条激光消融拼焊门环集成化生产线在华安钢宝利建成投产,获批组建湖南省先进陶瓷技术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迸发新活力。在全省市州率先制定实施改革评估备案制度,娄底经开区探索有效盘活闲置工业用地。1-11月,外商直接投资7939万美元,同比增长276.6%。
营商环境得到新提升。企业用水、用气价格下降,微电网建设全面推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排全省第3低;1-11月,344户本地企业技改扩能总投资405.47亿元,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21个、总投资644.9亿元;净增经营主体31558户,同比增长31%,排全省第1位;净增纳税企业3709户,同比增长58.44%,排全省第3位。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1-11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43万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排全省第1位,新增1家“三甲”综合医院。
安全发展彰显新作为。1-11月,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7%、1.6%,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5.23%,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8.86%。
干部队伍展现新面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跑上去争政策、走出去找项目、扑下去解民难。
数据变化,书写着每个娄底人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年:唱响“一二三四”歌 答好“奉献卷”
△8月28日,娄底市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线下专区正式开通。图为发布会现场。
“我这次来办业务,发现企业注册开户、人才招聘等服务,都可以在企业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和线下专区办理,很方便,感觉我们企业找到了娘家。”不久前在市政务大厅办理业务的湖南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素高兴地说。这是娄底市用活“四个超市”、降低“四个成本”的一个缩影,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市委书记邹文辉在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中概括的“一二三四”基本经验,为娄底三年来的高质量发展写出了生动注脚。“一”,就是遵循“一个根本”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二”,就是找准“两个定位”,即:找准娄底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域定位和娄底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产业定位;“三”,就是注重“三个突出”,即:突出政府有为,突出“项目为王”,突出改革创新;“四”,就是构建“四个体系”,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民生保障体系,构建工作落实体系。
3年来,一组组数字的对比,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娄底在争先创优、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光阴的故事”,回荡着奉献的主旋律。
争创氛围越来越浓厚。2022年,娄底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项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实现历史性突破;2023年,娄底市36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绩效考核在全省A类地区排名第6位、前进2个位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两年获国家通报表扬。
发展动能越来越强劲。湖南宏旺、涟钢1580、VAMA二期、涟钢冷轧硅钢一期等4个年产能超百亿元的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爱派尔智能制造、半导体显示新材料产业园、浙湘新材、湖南金磁、华安钢宝利、诺仕达科技、国圆新材料、业丰电子、众鑫铝业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成运营,桥头河机场、娄底医院、梅山灌区、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涟水复航工程、娄底“材料谷”铁路专用线路网工程、北外环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用或加快推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积蓄了强大后劲。
社会大局越来越和谐。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生态治理、政府债务化解、社会综合治理、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助企纾困解难、排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对外形象越来越美好。上级领导和部门对娄底的正向评价度越来越高;经营主体主观评价满意度大幅提升;央、省主流媒体和中央部委、省直厅局,对娄底工作、娄底经验的宣传推介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市四套班子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岁月不老,初心不变。回望3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娄底步履匆匆而坚实迈进在新时代的大道上,开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一班人”:矢志不移举旗帜 答好“信仰卷”
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此次研讨班既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学习再认识,也是一次廓清思路、开拓奋进的思想碰撞,一次把握大局、凝聚力量的总动员”,在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市司法局局长何觉星这样认为。六届市委以来,市委常委会聚焦如何将改革发展“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景图”,高扬信仰主旋律,汇聚起改革力量,催生出争先激情。
△11月18日,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市委党校举行。
市委“一班人”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跟进学”强化“跟着走”,扎扎实实抓学习、积极主动抓宣传、结合实际抓落实,确保理论上清醒坚定、思想上紧跟紧随、行动上步调一致———
始终把融入国省战略规划作为最大动能,做好“四个对接”:积极对接重大战略、积极对接重大规划、积极对接重大政策、积极对接重大举措。
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顺利实现龙琅高速等4条高速通车、扎实推进梅山灌区等6个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力确保涟钢冷轧硅钢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这些耳熟能详事迹,成为娄底拥有的时代气质。
始终坚持找准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材料谷”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天的娄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渐成生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积厚成势,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成效明显,园区改革蹄疾步稳、提质增效。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群策群力抓项目,时不我待推项目,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催生发展新活力。
创新工作机制抓推进,遵循“四全”(全领域策划项目清单、全口径争取政策资源、全链条引进产业资源、全方位整合社会资源)路径拓来源,围绕市场主体促提升,做实要素保障强支撑,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始终注重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着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推动构建要素畅通对流、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均等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始终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统一,坚持以改革的思路举措破壁垒、提质效,以开放的思维聚资源、促共赢,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改革创新氛围日渐浓厚,系统集成效应不断显现,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明显,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发扬民主,厉行法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市委“一班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娄底。
市委“一班人”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山水之美、生活之美。
坚定文化自信,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局面。
市委“一班人”自觉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守正创新抓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建设现代化新娄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市委“一班人”始终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打好风险防控“主动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安全生产“攻坚战”、防汛抗旱“保卫战”、社会治理“持久战”,努力以万全的准备应对万一的发生。
勇于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市委“一班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新时代属于奋斗者。青春的娄底正以奋力探索的姿态、锐意革新的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育涛)
- 上一篇:
- 下一篇:工信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 2025/1/2